韓核武危機與東北亞局勢

 

李明峻*

 

  目前東亞地區存在北韓、台海和南沙三個危機引爆點,而其中最難掌控也影響最大的首推北韓問題。俄、中於九○年代初期分別與南韓建交後,但平壤卻因1994年核武危機,迄今尚未與美日建交。金大中推行「陽光政策」積極與北韓和解,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朝鮮半島情勢一時和緩。去年9月,日本首相首度訪問北韓商談雙方建交事宜,但其後卻又發生北韓擁有核武的問題,一時朝鮮情勢有如三溫暖般急熱急冷。

 

一、北韓的策略

  對任何政府而言,維持政權的延續當是第一要務,北韓的金正日獨裁政權尤其如此。目前,北韓領導人金正日以積極發展核武來鞏固其對內統治政權的穩定,並試圖以此籌碼要脅美國、日本和南韓,其主要目的即是欲藉此取得經援等利益,以維持其政權的延續。

  200210月,北韓鄰近蘇聯邊境的清津地方(寧邊),被美國衛星偵測到建有發展核子武器的重水工廠,在被指責違反「防止核武擴散條約(NPT)」之下,北韓卻悍然於同年12月驅逐國際核能總署的檢查人員,因並於20031月逕自宣佈退出「防止核武擴散條約」。對北韓而言,大規模毀滅武器不但可作為國際與國內的宣傳工具,更可保持保持戰略主動,操縱西方的決策,並進行政治勒索。眾所周知地,在1994年核武危機中,北韓嘗到備受國際矚目的甜頭;在與美國隨後簽訂的協定,不但獲得六十億美元的援助,每年更可免費獲得五十萬噸的重油。因此,北韓利用波灣緊張情勢日益升高之際,突然宣佈其核武企圖,以升高國際情勢進行要脅。

  其次,北韓也積極發展中長程飛彈,其射程涵蓋範圍包括整個南韓及日本,對東北亞區域穩定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目前北韓有1000枚瞄準南韓的飛毛腿B/C型彈道飛彈、300枚瞄準日本的蘆洞中程彈道飛彈與近10枚可達美國的大浦洞洲際彈道飛彈。雖然全面大戰將導致金正日政權的覆亡,但對周邊的日、韓等國的破壞亦屬難免。事實上,北韓操作這種戰略已經長達四個月,除以米格十九戰機飛越南北韓海界引發緊張,更以戰鬥機包圍、鎖定美軍偵察機,再加上這次的飛彈挑釁,可說已將形勢繃到臨界點。北韓深知其發展飛彈與核武將造成東亞的不穩定,因此不顧其孤立與惡名,極力透過邊緣衝突策略,達成更廣泛的國家目標,而試射飛彈亦可藉以增加飛彈銷售量,賺取急需的外匯。

 

二、國際情勢分析

  (A)後冷戰時期的朝鮮半島,國際利益與韓戰時期有重大的不同。俄、中在經濟上仰賴美國日深,不太可能出兵援朝,與美國正面衝突。北韓雖有1100架戰機,但三分之二為五○與六○年代的老舊科技,不堪一擊。比較頭痛的是北韓擁有百萬陸軍,其火砲、戰甲車等武器短時間內即可對漢城造成重大破壞。基本上,美國亦深知北韓的戰略意圖,即透過不斷的提升臨界衝突,壓縮美國運用鄰國施壓的外交空間,迫使美國與它單獨對話,而這一點正是美國最不願意接受的選項。從鮑威爾在漢城所表現的低調,顯示美國目前暫時選擇隱忍,應是準備等伊拉克的問題先解決後再全力應付平壤。美國試圖施壓迫北韓接受多邊對話,主張邀請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外加南北韓、日本、澳洲與歐洲聯盟,一起對話共商解決北韓的核子野心。對美國而言,迅速打贏伊拉克戰爭,再以多邊對話穩住北韓,並嚇阻平壤繼續升高情勢,是較有利的作法。

  (B)一向自認是北韓老大哥的中國,目前雖然對於北韓的影響力已減少,但仍利用此次北韓核武危機,表示中國既然已不公開反對美國在北韓、伊拉克的立場,美國應就軍售台灣事宜對北京讓步。另一方面,中國反而擔心因此事件遭北韓有所需索,甚或使美國加強TMD的部署範圍,而將台灣納入其中。

  由於對社會主義路線的堅持,北韓自1991年起即不斷批判北京為「修正主義」,再加上韓戰世代凋零,中國與南韓經濟往來密切,導致中朝兩國關係低落。但在美國要求之下,如果中國沒有能力處理北韓問題,將會損及美中關係和其對區域安全的影響力,並會傷到中國的大國形象,特別是對朝鮮半島的發言權。美國也清楚北京對平壤的影響力日漸減小,鮑威爾在北京僅停留半天隨即轉往漢城就是一證。在此客觀的環境下,華府不太可能因北韓核武問題而就軍售台灣事宜對北京讓步,甚或美國可能因而在伊拉克問題解決之後,加強在東亞地區的防衛。

  C)由於金大中推行「陽光政策」積極與北韓和解,凝聚南韓人民對北韓不會以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攻擊的信心,但傳統武器的威脅依然存在。金大中雖然因為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日舉行高峰會議而獲得2000年諾貝爾和平獎,但是他的「陽光政策」後來卻飽受反對黨抨擊,指責他一味討好姑息北韓。同時,金大中在兩韓峰會之前曾暗中以兩億美元金援北韓,東窗事發後南韓舉國譁然,金大中雖然在十四日公開向國人道歉,但已令「陽光政策」黯淡無光。然而,南北韓情勢已較前大為和緩。

  新任總統盧武鉉更是主張與北韓友好,提出「和平與繁榮政策」,做為日後南北韓交往的準則,這項政策延續前任總統金大中「陽光政策」的基本精神,追求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與繁榮,並以對話解決、相互信賴協助、以當事方為中心的國際合作、國民參與和超黨派合作等四大原則來落實。他再三強調將一方面致力於維持朝鮮半島和平,一方面調整南韓與美國的關係。他反對美國孤立或制裁北韓,絕不能冒然升高軍事緊張,並認為朝鮮半島危機必須透過對話與經濟交流和平解決,強調南韓自身應該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D)對北韓核武和飛彈最感威脅的是日本,這是因為日韓有特殊的歷史仇恨問題。然而,北韓因為需要日本的經濟援助,先在19999月宣布暫停彈道飛彈試射計畫,並於去年9月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簽訂「日朝平壤宣言」,表示在2003年後也將延續自我設限,金正日承諾在今年之後不會恢復試射彈道飛彈。由於日朝關係近來漸有改善,因此對於此次北韓核武和飛彈危機,日本政府強調冷靜回應。

  日本政府比較擔心的是,北韓騎虎難下而被逼違反「日朝平壤宣言」,因此強調北韓發射飛彈只是「例行演習」的一環。官房長官福田康夫表示,這不是彈道飛彈,是區域性的演習用的性質,因此沒有違反平壤宣言。連外相川口順子都表示:「這是地對艦的非常短的飛彈,平壤宣言的對象是彈道飛彈」,一再強調北韓並未違反平壤宣言,以低調回應避免刺激北韓。日本首相小泉強調,日本關於北韓問題的立場是:與美國、南韓緊密協調爾後行動,日本政府對於此事基本上是強調冷靜回應。

  然而,日本內部也有一些不同意見,認為日本政府不應該採取這樣自我抑制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防衛廳長官石破茂也指出,已採用經過五十八年的自衛政策,現在面臨必需重新檢討其國防安全政策的時機。亦即,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維持純自衛並依賴美國保護的國防策略,顯然已隨著區域內安全環境的改變,必需由自衛發展到以攻擊先發制人的考量層面。換言之,由於此次北韓核武和飛彈危機,日本感到須重估其國家戰後軍事策略,考慮發展具攻擊能力的新國防政策。

 

三、結語:我國因應之道

  「核武政治」與「飛彈政治」是北韓近年一直在玩的籌碼,美國的非核化戰略、南韓的和解政策與日本的建交規劃等,都未能成功地將北韓帶進國際社會,相反的平壤卻一再做出令周邊驚嚇的舉動,這次核武危機與飛彈試射,再度升高緊張情勢。北韓深知其行為將造成東亞的不穩定,因此不顧其孤立與惡名,試圖以此籌碼要脅美國、日本和南韓,其主要目的即是欲藉此取得經援等利益,以維持其政權的延續。

  基本上,朝鮮半島的非核化才符合整個地區各國的利益,希望透過國際間的談判來製造長久的和平。我們支持美日增加區域角色的份量,對其致力解決朝鮮半島外交紛爭亦表贊同,但抗議其畏懼中國、北韓惡勢力而無視台灣問題的作法。

  對於鄰近東北亞的台北而言,面對這項發展並沒有太多可資使力的空間,但面對北韓窮兵黷武的舉動,也為了避免日本選擇發展核武,美國將可能更堅定要在東亞部署TMD,北京所可能反對的力道亦將大幅減弱,此點是否會進一步牽動台灣戰略位置的改變,非常值得注意。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