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B

20101210

「國際人權日談台灣人權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

世界人權運動的基本信念是:凡做為一個人,就有與生俱來的尊嚴與價值,對於這種尊嚴與價值的互相肯定,就是人權的真諦。

聯合國成立以來,一個最大的貢獻就是發展制定以國際人權法典為中心的國際人權標準,提升人類對保護人權的意識,促進人權的落實。國際人權標準已成為判斷一個政府是否具有合法性、正當性的根據;國際人權標準的落實已成為現代文明國家的準尺。

人權的落實,在全球、區域、國家及地方的層次。在國家與地方落實尤為重要。向國際人權水準看齊,但要實踐就要由地方做起。 不但要由地方做起,實際上要由個人做起。人權的核心價值是尊敬,要尊敬自己,也要尊敬別人。先要尊重自己,方能尊重別人。自己能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善意回應,這正是人類良性互動關係的本質。

IMG_0399

 

 

Ø  ECFA對台灣勞工的衝擊  

不管WTOFTA還是ECFA,都是自由貿易強國強行要求小國打開國內市場的行為,都將產生劇烈的產業衝擊,受害的都是勞工,因此台灣過去以追求出口成長的經濟發展策略,是必須重新檢討。當政府與資本家財團共同鼓吹自由貿易的狂潮之下,台灣勞工面對的是貧富差距的擴大、工作不穩定等衝擊,勞工必須重新根本地翻轉主流強調自由貿易的經濟論述,建構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唯有如此台灣勞工才會有新希望、新願景。

張烽益執行長/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

IMG_0380

 

Ø  國際人權的過去發展與未來

人權議題在二十一世紀已經變成國際社會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冷戰結束之後所爆發的幾場戰爭,例如南斯拉夫戰爭、科索沃戰爭、小布希的伊拉克戰爭,都是與人權議題有其相連性。吾人也認為,在現在與未來的人類社會裡,除了資源爭奪的衝突之外,各國動用軍隊的理由,大部分都會與人權的關懷有關,也就是本文在後面會提及的:「干預的權利或者義務」。

(吳志中副教授/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Ø  就業與社會安全

2008年馬政府上台後,失業潮猛烈撲來,失業率由五月的3.84%升至年底的5.03%,次年8月更達前所未見的6.13%。五等分位家戶所得分配比,2007年是5.982008年是6.052009年是6.34。失業創造貧窮,貧富差距急速拉大。而馬政府的對策可謂手忙腳亂,不但浪費了將近九百億發放毫無效果的消費券,推出腐蝕薪資水平的22K政策。馬政府不斷咒罵「前朝」,但在失業狂潮中唯一拯救人民免於滅頂的正是前朝所建立的就業安全體制。

(劉進興教授/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Ø   從教育及文化人權談學風

「人權」代表人性尊嚴,在為學求知上,也是「學術自由」面貌的展現。具體而言,那是讀書人(intellectuals)的風骨。學風足可稱許,這種國家或社會,必定孕育出足以傲人的成就與表現,也是道德(公)及倫理(私)的極致境遇。評量世界各國或歷史上各時間上的文化(或文明)水平,這是最基本的要項,且是最穩固最長久的國力保證,他人絕不敢輕侮,學子也最足以自豪。

(林玉体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Ø   網路言論自由—以廖小貓改編「Hu's Girls」案為例

1990年代網際網路的科技開始提供公眾使用,且在近二十年蓬勃發展,多數台灣人民都有上網的習慣,由於網際網路沒有中央的控制系統,人民在網路發表言論或上傳影音,擺脫了傳統實體發聲平台的侷限性,因此每一個人的網路言論,可以立即的、自由的、獨立的發表在多元的網路介面上,故此所衍生的爭議,也多是網路言論是否牴觸法律的爭議問題。

(黃帝穎理事長/台灣青年智庫)

IMG_0410

 

版權所有 ©2010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Taiwan New Century Foundation

郵政劃撥帳戶: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帳號19105724

105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12樓之3 電話02-2570-8311 傳真:02-2578-9673

Email: [email protected]                 http://www.taiwannc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