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7

1966年聯合國通過「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明確指出:「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他們憑這種權利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

 

人民自決 台灣前途

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人民自決」(self-determination)作為解決領土爭議的原則。1945年聯合國成立,宣示人民自決為國際法的大原則,《聯合國憲章》強調「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及自決原則為根據之友好關係,並採取其他適當辦法,以增強普遍和平。」1966年聯合國通過「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明確指出:「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他們憑這種權利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

  在適用人民自決大原則的趨勢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國家陸續成立,聯合國會員國的數目由最初的五十一國,增加到一百九十二國。人民自決原則促成被殖民或外來政權統治的人民獲得獨立建國;對於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人民自決原則的適用,可排除他國或外來勢力的干涉脅迫,維護國家主權獨立,確保由全體人民共同決定國家的地位及前途。換句話講,人民自決凸顯人民有權決定國家的未來,這是促進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要件,也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及其人民不可被剝奪的基本權利。

  1989年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捲東歐,從波蘭開始、匈牙利、捷克引發骨牌效應,後續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波海三國、再到蘇聯與南斯拉夫的解體。東歐國家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是推倒共產黨專政體制,走向民主化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們向國際社會展現建立自己國家的決心,排除萬難掌握自己命運的堅持,值得肯定與學習。

  由國際法的觀點來看,自1895年以來,台灣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日本於1945年投降後,依大戰戰勝國盟軍遠東統帥麥克阿瑟的指令,由中國國民黨軍代表盟國「軍事佔領」台灣(中國並沒有取得台灣的主權或所有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101日成立之後,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國國民黨政權流亡台灣,對台灣人民宣佈戒嚴,企圖將盟國的軍事佔領地據為己有,實施長達三十八年非法、沒有正當性的戒嚴威權統治,直到1987年才解除戒嚴。台灣經歷持續的演進過程,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的民主化、本土化,發展出獨特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制度,台灣人民透過這款有效人民自決(effective self-determination),實踐主權在民,使台灣由軍事佔領地演進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自從五二○中國國民黨籍的馬英九先生就任總統以來,台灣與中國的雙邊關係產生重大的變化,在馬政府一再違背競選承諾,一廂情願向中國傾斜求乞之下,「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現狀,面臨嚴峻的挑戰。台灣究竟應該何去何從?台灣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決定,不是一句政治口號,任何台灣現狀的改變,必須經由民主程序,由台灣人民決定。目前,台灣面臨雙重的嚴厲挑戰:外有中國的軍事威脅與領土野心,內有馬政府步步違背競選的諾言,傷害台灣人民的安全福祉。台灣人民必須力挽狂瀾,利用公民投票實踐人民自決,決定台灣的前途,這是神聖不可剝奪的權利。

  台灣人民要透過公民投票向國際社會明確表達,人民要維護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意志,防止被出賣、被併吞,而要平安生存、永續發展

 

人民自決:東歐國家的經驗探討

聯合國人民自決的原則不是一句政治口號,台灣現況的改變必須經由民主程序,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符合世界民主發展的潮流。由蒙特內哥羅、科索沃以及喬治亞三國推動人民自決的研究分析中發現,人民有無足夠強烈的意願是決定一個國家獨立的重要關鍵。

 

蒙特內哥羅獨立公投的意義/洪茂雄

聯合國與人民自決之科索沃經驗/吳志中

喬治亞境內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爭議之探討/魏百谷

 

 

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台灣不可缺席

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與改善,攸關人類的生存與幸福,不但是全球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各國政府的重要責任。面對全球環境的急速惡化,聯合國深刻體認到尋求人類發展與環境生態平衡的迫切性。

聯合國是國際社會互動的大舞台,具備「維持最基本的世界秩序」與「促進最適當的世界秩序」的功能;透過聯合國與各種國際會議的討論,形成國際規範,促進在不同生態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機制,以期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1972年,人類環境會議將環境保護納入聯合國的討論議程,發表「人類環境宣言」,開啟聯合國會員國透過國際合作處理全球環境事務的序幕。1992年地球高峰會發表「里約宣言」,通過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作為人類進一步落實永續發展工作的藍圖。2002年在約翰尼斯堡召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以後,聯合國所推動的永續發展理念,不但得到國際社會普遍的認同,而且變成很多國家發展的重要政策原則。

永續發展是滿足當代社會需求,但不減損後代子孫滿足他們需求的能力。台灣沒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又受限於地狹人密的限制與天然災害的威脅,推動永續發展比其他國家更具迫切性。台灣社會過去發展的歷程,由於過度重視經濟開發,忽略環境保護,導致台灣自然生態快速惡化,台灣的環境負荷超載嚴重。

台灣的發展必須回歸永續之路,在環境保護、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推動永續發展涉及觀念的改變、政策的影響以及環保意識的營造等層面,不是空談理念就能發生效用。台灣要推動永續發展的經濟與社會價值觀,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建立節能產業,導引產業轉型,與先進國家在經濟、環境、社會面接軌,共同合作解決全球環境的問題,承擔世界地球村一份子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爭取國際社會的尊重。

 

 

Ø    新世紀WTO國際經貿法菁英訓練團 (第五屆招生

日期201021日〜255天共40小時)

招生:大學研究所學生、社會人士,學員約45人。

報名:即日起〜20091225日止。

報名檢附英語能力檢定證明或成績單,學生附學生證影本。

收費:錄取後,學生NT$3,000。社會人士NT$10,000;供膳宿。

洽詢:(02)2570-8311  http://www.taiwanncf.org.tw    簡章報名

 

 

版權所有 ©2009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Taiwan New Century Foundation

捐款   郵政劃撥帳戶: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帳號:19105724

105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12樓之3 電話:02-2570-8311 傳真:02-2578-9673

Email: [email protected]     http://www.taiwannc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