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賴中國VS.社會公義

 

陳隆志

                    

    

2007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自2009年開始每一年的220日為「世界社會公義日」,這是回應1995年「全球社會發展高峰會」與2000年「全球社會發展高峰會及其後續發展:在全球化實現兼顧人類利益的社會發展」的決議。此二高峰會強調,社會發展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的公義、團結與和諧,兼顧所有的人物質與精神生活水準的提升,落實公平正義為核心的價值觀。

在全球化的時代,人員、物品、勞務與資訊在國家內部、國家與國家、區域與區域之間自由流通,提高經濟資源的使用效率,帶動各種產業快速的變遷,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同時,也造成M型社會,窮人愈窮、有錢人愈有錢的現象,產生真多不公平競爭、勞動條件惡化與貧富差距擴大等社會問題。

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有利於人人同成分享的環境。一個有為的政府,一方面要促進每一個人參與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的發展,並享受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兼顧社會的公平正義,包括維持機會平等、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解決貧困失業等的社會問題。

「拚經濟」是馬英九政府喊得最大聲的口號,上台以來將經濟發展的希望寄託在中國市場,對中國交心推動大三通政策,鼓勵台商、資金西進中國,提供親中的政客與大資本家從中得利的機會,但是大多數人民的權益並沒有得到照顧,未得其利卻先受其害。

在國際經濟蕭條與出口迅速萎縮的雙重壓力下,馬政府以擴大舉債增加政府支出,以帶動經濟復甦。雖然提出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的方案與發放消費券的政策,但是多屬短期治標的性質,企求一時的經濟景氣與工作機會,對長期就業市場的穩定與社會公義的落實並無幫助。

面對一波又一波的失業潮,馬政府當務之急在於提振人民的信心,並扭轉「依賴中國不是壞事」的思維。政府必須得到人民的信任,才能夠帶領人民超越當前的困境,有限的國家資源必須花在刀口上,投入推動重要的基礎建設,擴大內需市場的規模,同時提出具體的政策誘因,吸引更多優秀台商回台投資設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人民才能夠真正遠離失業與貧困的夢魘。落實社會公義,建設台灣成為一個以人性尊嚴與基本人權為基礎的福欣社會,不但是人民的期待,也是馬政府責無旁貸的工作。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