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台灣話的內涵

 

陳隆志

            

    

語言最基本的功能是扮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工具。有效的語言溝通,不但有利於凝聚台灣主體意識與強化國家認同,還可以刺激全民力量的發揮,早日促成台灣國家正常化的目標。

11月21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有張世賢先生的一篇文章,題目是「一點雅量換很多選票」。張先生指出,凝聚台灣內部共識,要善用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工具的特色,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將其轉換成推展台灣正名制憲與加入聯合國運動的推手。這種擴大台灣認同的說法,給人的印象深刻。

1949年國民黨政府流亡統治台灣之後,強調華語為尊的「國語」政策,壓制其他族群母語的發展,致使真多福佬人、客家人與原住民的後代,不得不接受所謂的國語作為對外溝通的主要語言,影響學習其他族群母語的機會,也不容易瞭解其他族群真正的想法。如何透過良好的語言溝通,促進彼此的瞭解,對於凝聚內部向心力,化解國家認同分歧的現狀,非常重要。

因此,短期而言,著重在如何凝聚共識。在華語重要性無法取代之前,暫時接受華語作為社會溝通的語言,珍惜每一次公共議題討論溝通的機會,推廣台灣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進一步爭取全民的支持,擴大台灣為主體的國家認同。

長期策略則著重在如何擴大「台灣話」的內涵,保障語言平等的地位。除了繼續推廣母語教育的工作之外,各族群的母語必須得到憲法的保障,將「福佬台灣人」講的「福台語」、「客家台灣人」講的「客台語」、「原住台灣人」講的「原台語」與「新住台灣人」講的「新台語」都納入,同為官方認定的「台灣話」。同時,也要確保每一個人在公開場合使用母語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並按照實際需求設置通譯人員,排除語言差異所可能造成的隔閡。

順應台灣族群生態,尊重語言的差異,形成一人多語的風氣,對培養台灣人的團結意識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