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VS.經濟統戰

 

陳隆志

            

    

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壓力從四面八方而來,由於立法院功能不彰,朝小野大的政治環境與在野黨逢扁必反的態度,不但影響政府施政的效率,也拖累產業轉型的步調。

台灣經濟要重新出發,必須通過產業轉型的重重考驗,而經濟衰退、所得成長遲緩、失業率偏高等現象,都是轉型過程中必須克服的問題。但是親中國媒體偏偏藉此機會美化中國,鼓吹投資中國就是掌握商機的假象。中國市場是台灣經濟發展唯一的出路而西進中國才有未來的論調似是而非,但已對台灣社會經濟造成不良的影響。

414日至15日中國結合台灣在野政治人物與企業家,在北京召開「國共經貿論壇」,會後提出包括農業、教育、觀光與醫療等四類共十五項對台政策,他們對外宣稱是為了促進台灣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排除貿易障礙,其實是要將台灣推入中國統戰的陷阱,使台灣淪為中國經濟圈的一部分。

「國共經貿論壇」的召開,凸顯中國經濟制台的企圖。中國釋放利多小惠的消息,不但逃避WTO的機制,也避開任何與台灣政府對等談判的管道,以削弱我政府的公權力,追求他們矮化台灣主權的目的。以利益引誘台商為中國代言,扮演以商圍政的打手,以「拚經濟」為藉口,迫政府更加開放對中國的管制,中國就可以名正言順吸收台灣的資金與技術,逐步瓦解台灣的經濟防線,進一步製造台灣內部的分裂對立。

主權獨立是台灣永續發展的根本,而掌握政策的主動性則在確保台灣的國家利益,不容任何黨派、民間團體或企業界人士以犧牲上述兩項原則,換取私人的利益。實際上,過度美化中國市場的未來是經濟發展的迷思,假使台灣對中國經貿依賴的程度持續加深惡化,將阻礙台灣經濟體質向上提升,形成對台灣進行全球佈局負面的排斥效果。如此,中國可以不費一兵一卒,透過經濟影響力提早達成併吞台灣的目標。我們必須深思與覺醒。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