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結束六十週年

 

陳隆志

    

     

  聯合國大會為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於20041122日通過決議,將每年58日與9日訂為悼念與和解日,要求所有會員國、聯合國各機構與非政府組織等,每年在這兩日或其中一日舉辦活動,追思戰爭的死難者,提醒世人記取戰爭的教訓,並珍惜和平的可貴。

人類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付出真大的代價,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戰後估計數千萬人因為這場血腥戰爭而傷亡,各國的建設與發展停頓,人民生活困苦。這場戰爭爆發的主因,來自於少數政客侵略的野心,當時德國積極重整軍備,英國與法國在德國的武力威脅下採取姑息政策,希特勒乃出兵佔領蘇台德區、波蘭,兼併奧地利,導致歐洲走向戰爭。顯然,擴張軍備、對外侵略的行為,威脅及破壞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中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帶動軍備的現代化,國防預算每年以兩位數字成長的趨勢,引起美國與亞太國家的注意。中國提出「和平崛起」的口號,意圖美化其國際形象,並化解鄰近國家對其軍力提升的疑慮。事實上,中國依靠包裝宣傳,還是無法掩蓋對外侵略的本質。中國不放棄對台動武的原則,七百多顆飛彈時時瞄準台灣,最近又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彰顯其侵略併吞台灣的強烈企圖。美國國防部2004年《中國年度軍力報告》,警告中國武力擴張對台灣海峽的威脅,而日本與美國「二加二會議」後的聲明,強調雙邊對話的重要,不准以非和平的方式處理台灣問題,代表美日兩國對中國軍力擴張的警覺。

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經驗提醒我們,沒有國際正義的和平,就沒有安全的保障;而容忍野心霸權國家摧毀自由、尊嚴與正義,就會破壞國際的和平。台灣人民爭取自由人權、推動政治民主的成果,得來不易;我們要鞏固普世價值,不但是為了促進和平,也是對抗專制的共產中國侵略併吞台灣的最好方法。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