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事件二十五週年紀念

 

陳隆志

 

        

194812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並頒佈「世界人權宣言」,作為所有人民與所有國家努力實現的共同標準,從此每年的1210日這一日,遂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紀念的「國際人權日」。

美麗島事件於1979年國際人權日發生在高雄。黨外人士為慶祝國際人權日,舉辦一場以爭取民主化、要求政治改革與終止戒嚴為訴求的大遊行,但為當時戒嚴威權的中國國民黨政府視為非法集會,並動用軍特警的力量以叛亂為名進行鎮壓,大肆逮捕異議人士,對日後的台灣政治造成很大衝擊與影響。

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美麗島事件」是台灣人爭取自由與民主最具關鍵性的事件,國民黨威權政府對政治異議人士的打壓與抹黑,不但沒有降低民主鬥士的信心,而且激起台灣人追求人身安全以及民主自由人權的決心。回顧台灣政治改革的過程,美麗島事件當時所提出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等被視為叛亂的主張,隨著政治的自由化、民主化,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價值,隨後2000年政黨和平輪替、民進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以及2004年本土政權再度勝選,台灣民主鞏固向前又邁進一步。另一方面,台灣政治發展至今,受到真多野心政客、媒體私心的炒作,以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為包裝工具,造成社會上只問意識形態,不論是非的對立,社會正義一再受到扭曲,國會殿堂非理性抗爭不斷。

因此,1211日的立法委員選舉,將是台灣政治改革向上提升或向下沈淪的關鍵。台灣要進入真正民主深化鞏固的階段,必須讓代表本土改革力量的陣營,掌握國會過半席次,後續的政治改革,以及台灣正名、制定台灣憲法、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等鉅大工事才能順利展開。

在紀念美麗島事件二十五週年的今日,回顧過去,我們應當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與人權;展望未來,我們必須繼續確立民主治理,制定台灣憲法,使台灣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正常化國家。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