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台海兩岸和平

 

陳隆志

 

         

長期以來,中國拒絕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一再以「一個中國原則」的主張,封鎖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台灣面對與中國日漸密切的經貿關係,同時又面對中國不斷擴大的軍事威脅。如何與中國建立互信、締造和平的關係是陳水扁總統連任之後,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中國政策是陳水扁總統二○○○年就任以來,外交關係的最大挑戰。中國對台政策的思維,依然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堅持只要台灣接受「一國兩制」,就可保有現存的政經體制,並享有高度的自治。在全球化的發展潮流下,台灣與中國在經貿事務的關係,早已超越政治的限制,中國處心積慮以提供優厚的條件,吸引台灣工商人士前往中國投資。中國的算盤是:在外交上封鎖台灣,在軍事上威嚇台灣,在經濟上利誘台灣工商人士,控制台灣的經濟命脈,台灣最後就會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二○○○年政黨輪替之後,中國關掉一切與台灣正式溝通的管道,但一再強調「寄望於台灣人民」,期待台灣人民能夠促成台灣與中國關係的改善。事實上,台灣在內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發展,早已超脫中國影響的範圍,台灣的本土主體意識,隨著民主的深化,日漸成長發展。二二八兩百萬人走出戶外,手牽手護台灣的活動,彰顯台灣人對於國家定位的期望,三二○總統大選主張「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阿扁總統獲得人民支持得票過半數,顯示一個中國原則已經為台灣人民所排斥。中國既然口口聲聲說寄望於台灣人民,就應該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善意回應建構兩岸和平安全對話機制的主張。

台海兩岸的和平與穩定,主要還是在於中國願不願意與台灣展開對等協商。假使中國接受陳水扁為台灣國家總統的事實,以對等務實的態度,推動雙方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將有助於緩和台海的緊張關係,既符合台灣人民的期待,也可締造台海兩岸永久的和平。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