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台灣經濟自信心

 

陳隆志

 

  

國際經濟互賴關係不斷提升,台灣已與國際經濟體系建立一種合作伙伴關係;延續既有的競爭力、爭取中國低廉的勞工成本,成為眾多台商降低成本與全球佈局重要的一環。近年來,到中國作生意的台商人數不斷增加,台資已經成為中國外資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不可忽視中國取代台灣在國際產業分工部分角色的趨勢。特別是在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全球化的壓力從四面八方而來,台灣面臨政治的本土化與產業轉型、內外環境轉變的過渡期,媒體又過度包裝中國,使不少人失去經濟的安全感,看好中國經濟強權的興起,而看衰台灣的發展。

國際分工的快速重組,部分外資投向中國,並不代表台灣沒有發展的機會。我們不可因為經濟層面的短暫衝擊,就對自我能力失去信心。只靠短期的經濟發展榮景,就斷定國家未來的發展,但忽略需要長期培養的自由民主風氣、知識普及等社會發展的配合要件,是一種以偏蓋全的錯誤認知。台灣與中國分屬不同發展體系的社會,台灣是一個崇尚自由多元開放的社會,人民有知的權利,真多結構性的問題,可透過民主協調的方式解決,社會的發展相對穩定。但是,中國目前還不是一個民主國家,政府可以透過國家機器控制新聞,限制資訊的流通,並不表示沒有潛在的危機,中國社會的發展不可預測,我們千萬不可被美化的假象所誤導。

台灣面臨中國的挑戰及全球化的競爭態勢,必須知己知彼。目前國際競爭的態勢,已經從傳統產品間的競爭,提升到爭取資本、技術與人才等發展要素的競爭,換句話說,未來如果在爭取資源的競爭上落後,日後經濟發展就更加困難。因此,台灣不可貪圖中國廉價的生產成本,而要力求產業升級、技術升級與人才培育,提升國際競爭力,才是我們永續發展之道。目前的不景氣是暫時的,只要大家有希望、有信心,同心努力打拚,台灣的經濟就有出路。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