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是非分明的台灣社會

 

陳隆志

 

台灣政治生態的複雜度與多變性,是國家政務推展的一個大變數。不少媒體以一窩蜂表面化的報導,取代深入探討瞭解議題的涵義影響,往往淪為很多政治人物口水戰的舞台;影響所及,政治化的激情表現多多,蒙蔽多數民眾獲得理性政策辯論資訊的權利,社會大眾隨著政治人物指揮棒起舞,而忽視了政府所提出的施政藍圖或政策的細部操作。

政府的權利來自於人民的付託,因此政府必須向人民負責。在國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推動任何公共政策的建設,應著眼於照顧大多數人的權益,而不是只針對一特定族群或地區。若發生朝野政黨或中央與地方施政理念差異時,各黨派可提出不同的政治訴求,並在國家現存的運作架構下,以理性的協商方式,達成共識以順利執行各項政策。但若經由政治化思維的發酵,再加上媒體不斷的搧風點火,很容易就變成叩應(Call in)的題材,甚至搬上國會殿堂進行「朝野對決」。當法案成為朝野對決的題材,社會是非公正也就模糊化,政黨與多數人民關心辯論誰勝誰輸,而不關心法案的通過,對社會未來的發展有何助益。

台灣要邁向現代成熟的社會,需要建立一個穩定的運作機制。除了人民本身的自覺反省之外,更需要一個理性辯論的國會與一個自我約束的新聞媒體來加以配合。換言之,只要媒體善盡第四權監督之責,並接受社會各界公評的約束,沒有無限擴大新聞自由的範圍或捏造不實的消息來源,社會自然會營造出針對各項公共議題,理性公開辯論的場域,當媒體不再是作秀政治人物的表演舞台,就可以凸顯現有國會協商機制的重要性。國會與媒體各司其職,朝野政黨不同的施政理念,在國會中得到理性辯論,媒體適時反映人民真正心聲之時,正義、公理自就可在台灣社會中獲得伸張。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