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國會新法令

 

陳隆志

 

   歷屆的立法院會期結束前,按例都會「挑燈夜戰」審查法案,但人的體力畢竟有限,在電視中很容易看到,不少立法委員經不起煎熬,打哈欠的打哈欠、趴下的趴下,審理的法案品質如何?令人擔心。回顧會期內,許多忙於作秀的立法委員,在媒體上體力充沛做情緒性的攻擊,以增加曝光率,但在卸任前最後兩三天,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快速通過破壞國家財政體制的重大法案,例如,「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就是一個明顯缺乏長遠穩定規劃眼光、具體呈現的一個象徵。

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站在財政專業的立場,統籌分配稅款與補助款都有一定的功能與必要,考量各縣市促進產業發展的情形,透過專業的財源分配方式,尋求有限資源的充分利用,以滿足國家發展的整體需求。但是,部分已經失去民意的立法委員,急於在失去立法院在野黨優勢之前,強行草率表決過關,不從專業角度探討財政劃分的問題,使國會變成政黨角力對決的場所,令人感到遺憾。我們知道,目前的統籌分配款與補助款制度,地方永遠會叫窮,因為,地方首長關切的是爭取到多少預算,而一般民眾則不容易了解用錢是不是適當。在未做通盤考量之前,如執意於「將餅做大」,在政黨的惡性鬥爭下,有可能發生大家都把餅吃了,但誰也沒吃飽的窘境。

任何政策在執行之前有一套嚴謹的運作機制,從草案的提出、相關專業人員的參與、經過立法院內部充分討論後,一項嚴謹可長可久的法案才得定案,這是議會政治的精髓。而法令的通過,除了為人民謀福利,也應顧及施政的延續性。這次會期結束之前,在野黨憑藉著議會多數強行表決通過未經深思熟慮的法案,使執政黨在施政的考量上,不得不打算新國會開議時,重新翻案。而在法案表決一來一往當中,白白浪費不少的社會成本。

我們希望,舊國會的爛賬交給新國會來處理,這是最後一次。台灣需要建立一套制度,使新舊國會的轉換,政務推展不會受到阻礙,而人民的利益得到保護。政黨輪替後新形成的國會,必須掌握人民的心聲,切實檢討,去除過去的惡習,展開新氣象,使台灣的憲政運作日漸上正軌。

(作者陳隆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