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戰應儘速回歸政策辯論

 

陳隆志

 

                                     

  公元二千年的總統大選,是攸關台灣未來邁向新世紀的一項重大選擇。經歷過中共的打壓、亞洲金融風暴、九二一全台大地震等重大考驗後,等待著台灣人民的,並非平穩的坦途,有待大家同心協力克服未來的重重難關。我們需要審慎選擇一位有智慧、夠擔當、能凝聚全民向心力並帶領全體台灣人走出康莊大道的領導人。在民主國家,國家主權在人民。總統雖是領導人,卻必須是為民服務的領導人。因此,人民有權在選擇總統之前,瞭解他要將國家帶往什麼方向,要將政府有限的人力、物力作如何的運用。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總統選戰的過程,應該要能讓民眾徹底瞭解未來總統的人品、學識、對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及計劃。遺憾的是,目前總統選戰的發展已經偏離民主國家的常軌,淪為政治術語的口水戰。情緒動員多於理性辯論的競選過程,不禁讓我們為台灣這一次總統大選的結果感到憂慮。

  施政需要長期、整體的考量。為了使民眾有充分的資訊作最好的選擇,總統候選人應該將他未來對國防、外交、兩岸、經濟、社會、教育等各方面的施政計劃,清楚明白地公諸於世,讓全民瞭解各個候選人國政藍圖之間的差異,才能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他心目中理想的總統候選人。因此,總統選戰雖然為了凝聚群眾情感,為了尋求選民的最大支持,為了更能區別自己與其他候選人間之差異,或許會有些感情上的訴求,但無論如何,選戰的主軸仍然應該是政策辯論。因為只有政策辯論,才能清楚顯示候選人未來的可能表現,才能讓理性而非激情,成為決定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進一步而言,選舉期間政策的提出,是總統與人民之間的契約內容。假使總統候選人在選前對各種政策打迷糊仗,則當選就如同從人民手中取得一張沒有面額的空白支票,隨便怎麼填,都可以用「人民已經以選票肯定我」作為抗拒議會監督制衡的藉口。不但「責任政治」無法落實,「民主政治」、「民意政治」也就蕩然無存。

  距總統選舉投票日只剩三個多月,但候選人當中提出未來施政計劃的,寥寥無幾,反而是「誰挑起省籍情結」、「誰學誰的政策」、「誰最愛台灣」、「棄誰保誰」、「誰背叛誰」等等政治口號、術語充斥著報章雜誌、電視,更嚴重的是,大多數人民在討論總統候選人孰優孰劣時,也是用這些術語交談。在這種氣氛中,就算有用功的候選人,積極謹慎地提出他構想的國家政策,也難以受到人民的重視,更可能由於政策不可能面面討好,當候選人對政策說明得太仔細了,反而容易落人口實,成為對手攻擊的把柄。一言以蔽之,目前的選戰氣氛,正足以讓劣幣驅逐良幣,讓以激情為訴求的政客,擊敗以理性為國家籌畫長遠未來的政治家。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有人說因為長期以來台灣人民沒有當家作主的經驗,已經習慣於將自己的未來寄託在強人身上,因此不要政策,要強人,不要法治,要人治;有人說因為台灣社會已形成一種「低標準」的文化,任何人都可以用「別人也是如此」作為自己拒絕進步、因循苟且的藉口,因而只要大多數候選人拒絕說清楚政見,大家也就見怪不怪,甚至視為理所當然。但是,假使大家都依循舊習,不思改進,社會就失去了進步的原動力。當社會對司法官不當飲宴、甚至「吃鳳梨」的行為大加口誅筆伐之際,為何我們對總統候選人的要求如此之低?為什麼許多選民津津樂道於候選人是否有「省籍訴求」,是否「背叛黨國」,卻不願意認真瞭解各候選人之間政見的差異?當我們在高喊兩岸關係要「正常化」,台灣地位要「正常化」的同時,為什麼我們不要求總統選戰也要「正常化」?

  由於這次選戰中有候選人以「超黨派」作訴求,因此「政黨政治」與「責任政治」之間的關係成為一項議題。但我們要指出的是,相較於政黨政治,要求總統候選人提出清楚明白的政見,更是落實責任政治的要素。台灣面對未來二十一世紀,更為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更為激烈的經貿競爭,更為複雜的兩岸關係,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再打迷糊仗,再根據一些非理性的激情決定國家領導人。期待這次總統大選能儘快回歸正常,讓政策辯論成為選戰的主軸,讓全民在明年三月十八日,有最充分的資訊,以理性選出對台灣前途最有利的總統候選人。

  (作者是民間政策智庫陳隆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