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TMD背後的國際意涵

 

陳隆志

 

                                           

  去年十月初,美國參院以96比2票的壓倒性多數通過「國防授權法」,明確規定美國在亞太地區要建構的TMD系統,其目的是為了確保美國主要盟國的安全;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盟國包括台灣、日本與南韓。美國主要的考量,是因為台灣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是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中不可欠缺的一環。

  TMD是區域性的飛彈防禦系統,在亞洲的戰略構想,乃是北起日本,經南韓、琉球、台灣,一直到菲律賓,形成一道扇形的飛彈防禦網,以圍堵阻嚇窮兵黷武、從事暴力輸出與擴張的北韓與中國;如果台灣缺席,這道防禦網就會出現無法彌補的缺口。反之,由於整個扇形區域都在美軍偵察衛星的監視範圍之內,假使台灣加入TMD,自然會融入共同分享情報的機制,建立彼此的資料傳遞與通訊系統,具有實質的軍事同盟關係。由於台灣與美國之間並無正式的外交關係,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保障台灣的安全,形式上不如美日或美韓之間正式的軍事同盟關係。但如果台灣加入TMD的防禦系統,自然就提升了台灣與美國之間實質的軍事同盟關係,強化「台海問題國際化」的程度,對台灣的安全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因此,台灣應明確表達加入TMD的意願,並積極籌建低空層防禦系統,提升整體的國防實力,強化全民的國防信心,捍衛台灣的國家安全。

  但是決策作成以後,如何有效落實,仍需要全民及立法院的努力監督。尤其長久以來台灣在國防上一直依賴美國的保護,台灣的戰略武器研發進程也因而受到美國的管制。在美國內部討論是否讓台灣加入TMD的過程中,行政部門一開始顧慮中國的反對,不讓台灣加入,後來改變政策要求台灣參與時,卻要求台灣只能有使用權而無研發參與權,對台灣長期的國防自主發展而言甚為不利。因此,我們應當督促要求國防部門,在參與TMD計劃時,必須堅持立場,要求研發參與權,為台灣的國防爭取最大的自主空間。

  (作者是民間政策智庫陳隆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