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雙方的「臨時協議」?

 

陳隆志

 

                                           

  中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定於十月訪問台灣。美國主管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陸士達於六月二十九日在華府公開表示,達成「臨時協議」對台海雙方「都有利」,而臨時協議應針對「某些重要的議題,而不僅是技術性的議題」。

  台灣正忙於解讀其訊息:到底汪道涵要來台灣,是「瞭解台灣之旅」或「高層對話之旅」?美國官員是代表個人的期待,或美國政府的壓力?美國是否在打「台灣牌」向中國示好,以圖修補惡化的美中關係?要之,台灣應該如何因應?

  鑒於台、中、美三方持續互動的關係,以及兩岸歷年談判經驗與決策模式,台灣因應之道,包括下列幾點:

  第一、加強雙方的瞭解認識:汪道涵先生訪台,「認識台灣」比所謂的「政治性談判」更重要。汪先生應多多瞭解台灣民主及經濟情形、以及台灣的民意。就台灣方面,應該切記中國共產黨過去打敗國民黨、奪取江山的策略就是「打打、談談」,「邊談、邊打」,武力威脅與談判交互使用。對台灣文攻武嚇的統戰,如出一轍。

  第二、堅守正確的大原則:與中國對話協商,台灣一定要堅守國際法國家平等互惠的大原則。兩岸關係是國與國的平等關係,而不是「中央」與「地方」的從屬關係。中共與美國及其他國家談判慣用的策略是堅持他們自己的基本大原則,重複再重複,絕不讓步。對台灣所堅持的「政治性談判」就是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的大原則,亦即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一旦投入中共「一個中國」的羅網,台灣就無法脫離超生。因此,台灣一定要堅持咱們的大原則,千萬不可接受「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騙局,來自毀自滅。

  第三、脫離「一個中國」的陷阱:務實首先要辨明「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事實,脫離自我設定的「一個中國」陷阱。「一個分治的中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都在「一個中國」的框架打轉,根本無法脫離中共的魔掌。台灣人民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國統綱領及國統會根本沒有民意的支持,必須廢除。

  第四、盡其在我:台灣、中國、美國的互動變動過程需要密切注意,時時評估。要盡其在我,不要患得患失。美國堅持台海問題以和平方式解決,且一再表明並無向任何一方施壓、介入海峽雙方談判的立場。有關「臨時協議」的建議可加以考慮,但我們必須三思而後行。例如,三通,並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牽涉到國家安全、政治法律的層面,必須作全盤周詳的政策考慮。

  第五、自助人助:台灣人民本身需要在國防上加強我們的力量(包括加入TMD的亞太集體防禦系統),而且要強化全民的心防,增強台灣人民防衛自己國家的決心。同時,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必須走入國際社會,採取全方位、彈性運用的策略,以台灣的名份,申請參與聯合國及其他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關係網是國家安全重要的一環。

  第六、加強民主化:加強民主化、自由人權的保障,落實主權在民。與中國的協商,須有台灣全民的代表有效參與,而不能由任何政黨單獨包辦。任何有關台灣將來的安排,必須經過台灣全體人民以能真正表達共同自由意志的公民投票來加以確認。

  第七、要有耐心與耐性:要與中國對話協商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我們必須有耐心與耐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經過三十年才與美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其間雙方的接觸對話談判,次數多得難以統計。如今,中共一方面要與台灣從事「政治性談判」,一方面又在國際上打壓台灣,在軍事上威脅台灣。如此,那能建立雙方必要的互信?中國首先必須信守辜汪會談所達成的協議,解決雙方既存的問題(例如,偷渡犯遣返、刑事犯的引渡、漁事糾紛的解決等),展現誠意與善意,才能建立雙方互信機制,循序漸進,對話協商,開創雙方平等互惠、共存共榮的友好關係。

  (作者是陳隆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