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援助發展的思維變遷

 

陳隆志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平安,大家好!我是陳隆志。

  當代國際發展合作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復興計畫,當時,工作的重點是「重建」,而不是「發展」。等到歐洲的重建工作上了軌道,重點乃轉向開發中國家。在早期,發展工作的重點多偏向基礎建設及資本形成,而忽略社會層面的因素。

  一九六○、七○年代的國際合作發展工作重點放在貧窮問題及社會環境層面。但是,一九七三與一九七九兩次石油危機,高漲的油價,使開發中國家政府支出增加,負債累累。

  因此,到了一九八○年代,國際合作發展的思維乃以所謂的「華盛頓共識」為主軸,內涵包括總體經濟政策改革、縮減政府員額、貿易自由化、及尊重市場機制等。在此前提下,國際貨幣基金大規模介入受援國發展政策議程的設定,而世界銀行則是負責基礎建設的資金信貸支援。此種思維引起許多爭議。贊成的一派主張,改革受援國的政治、財經制度,是確保援助計畫成功的要件;而反對的一派認為,發展計畫方向過度重視經濟層面,而忽略了政治及社會層面。

  一九九○年代國際合作發展的特色,反映在聯合國一連串舉行的多項會議,新興議題涵蓋了人口、人權、兩性平權、社會發展、以及環境等層面,漸成為今日國際發展工作的主流價值。而非政府組織就是將這些議題推向國際舞台、影響國際決策的主要推手。

  除了經驗累積之外,參與國際合作發展工作的成員增加,是促成國際檢討發展政策的另一重要因素。早期,發展計畫是政府與政府之間,或是政府與國際組織之間的工作,但是,非政府組織、高等教育機構、工會、專業團體、私人企業等逐漸加入成員行列。尤其是全球公民社會的普遍興起,地不論南、北,國不分已開發或是開發中,公民社會組織的規模都有顯著成長。這些組織不只執行傳統的勞務及貨品輸送工作,透過議題倡導、研究分析及對話,在各國政府或是國際組織的發展政策上,扮演角色日益重要。

  國際援助發展的新思維,值得我國參考。

  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