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權與統合模式的比較

 

陳隆志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平安,我是陳隆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新政府成立以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一直為國內外所關注。台海和平關係的維持、雙方共榮互利才是兩岸人民之福。

  陳水扁總統在今年元旦的前夕,使用「統合」(integration)一詞,引起對兩岸關係可能的發展方向或架構的注意,也引起對「統合」一詞不同的解讀。

  「統合」是「統一合併」?還是「協調合作」、「整合分歧、共存共榮」?為使國人瞭解「統合」的真正意涵,新世紀文教基金會特別於二月二十四日舉行「國家主權與統合模式的比較」研討會,邀請各方面的學者,分別就國家主權、邦聯制、大英國協、歐洲聯盟、東歐與前蘇聯、東南亞國協、中美洲統合體以及南北韓關係等統合模式進行剖析,以期針對台海兩岸未來的發展,找到學理與現實兼顧的可行之道。

  由此種比較研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所謂「統合」或「整合」的各種模式,有相當大的差異。但是,也有下列的二個共通點:

  一、統合(整合)是基於共同利益的自願合作模式。統合須出於自願,出於對彼此共同利益的認識;通常採漸進的方式,先經濟而政治,無法強制。

  二、統合是多數主權國家的合作行為,通常有多於二個以上國家的參與;在相當多元互動的過程中,求同存異,保持平衡,不為單一強權所操控。

  思考中國與台灣二國可能的「統合」,因為大小懸殊,顯然有先天的不平等性,難有真正的平等「統合」。假使能模仿歐洲聯盟漸進的模式,將統合對象由兩岸擴大為亞太國家,由經濟著手,互信互利,相信在時機成熟時順應世界潮流的亞太共同體可望產生。總之,統合與否及何種模式,最後決定權是在台灣人民。

  多謝大家!